《管子》中国春秋时期(公元前770~前476)齐国政治家﹑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。大约成书于战国(前475~前221)时代。刘向编定《管子》时共86篇,今本实存76篇,其馀10篇仅存目录。《管子》分为8类:《经言》9篇,《外言》8篇,《内言》7篇,《短语》17篇,《区言》5篇,《杂篇》10篇,《管子解》4篇,《管子轻重》16篇。《管子》内容极丰,包含道、名、法等...
管仲学派认为,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最小颗粒,又是构成无限宇宙的实体,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。 《管子》在唯物主义的方向上朴素地解决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,认为,有意识的人,是由精气生成的。他说凡人之生也,天出其精,地出其形,合此以为人,和乃生,不和不生,气道乃生,生乃思,思乃知,知乃止矣。这是把物质摆在第一位。
这句话讲的是粮仓充实,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;衣食丰足,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。 管仲有四维论:即礼、义、廉、耻是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,而四维不张,国乃死亡。 这句话通俗理解就是商品和文化的问题,物质上富足了,精神上也要相应发展。精神是文化的体现,物质也是文化的体现,社会更是文化的体现。管子这一论...
1.言是而不能立,言非而不能废;有功而不能赏,有罪而不能诛,若是而能治民者,未之有也。 2.人之自失也,以其所长者也,故善游者死于梁池,善射者死于中野。 3.众胜寡,疾胜徐,勇胜怯,智胜愚,善胜恶,有义胜无义,有天道胜无天道,凡此七胜者贵众,用之终身者众矣。 4.为善者有福,为不善者有祸,祸福在为,故先王重为。
管仲学派的哲学思想有两个基本范畴天道与人情。《管子》在谈到王天下时指出,如果具备地大国富,人众兵强这些称王称霸的条件时,若不掌握自然发展和人心变化的规律,国家也就接近于危亡的边缘。因此只有根据天道之数,人心之变(《重令》)办事,才能防止事物向反面转化。遵循天道并得人心,战争一旦爆发,战可以必胜,而守可以必固...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