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骙(1127~1203),字叔进,台州临海人。陈骙博学多能,才华出众,1154年中进士,先后担任少监、太子谕德、知府、中书舍人、礼部尚书、同知枢密院,参知政事等职。死后追赠少博,谥号文简。 陈骙为官不畏权势,往往敢于直言进谏,终因得罪权贵,故遭贬官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治国之才,也是一位学有所成的著名学者,他曾任编修官参与国史的编修,特别在...
《文则》全书共分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已、庚、辛、壬、癸个部分。其主要内容如下: 一、关于行文风格的问题。主要见于甲部分,有下列几点:文章以自然和协为佳。文章要自然素朴,语句要流畅,不应刻意雕琢,矫揉造作。文章贵简洁而不疏缺。文章既不要繁杂,又要避免空疏,要作到简洁,但不是越简越好,而是文简而理周。文章应明确...
摘录原书修辞问题的部分例证,供大家鉴赏,并加按作适当的说明解释。 对偶: 文有意相属而对偶者。如:诲尔谆谆,听我藐藐。(按:见《诗大荡抑》谆谆,教侮不倦的样子。藐藐,轻视,小看。) 又如:故谋用是作,而兵由此起。(按:见《礼记、礼运》) 有事相类而对偶者。如:佑贤辅德,...
1.《诗》,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 2.劳之来之,匡之直之,辅之翼之。 3.若是其靡也,死不如速朽之愈也。 4.人之所以为人者,言也。 5.犹缘木而求鱼也。 6.天子如堂、君臣如陛,众庶如地。 7.鱼相忘乎江湖,人相忘乎道术。 8、名、德之与也。 9.信之所以为信者,道也。 10....
文则就是文章的法则、规范,是作者所考、所领悟到的。《文则》首次对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,也是首次把修辞的研究和语法结合起来。它重视文章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,探讨了文体的修辞风格,从而为文体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。《文则》作为中国早期第一部修辞学专著,其对后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。
《郭公案》为清代的武侠公案小说,共有编则,讲述了郭公经历的各种案例。分为欺昧、人命、谋害、劫盗、赖骗、伸冤、奸淫、霸占。全书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