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杜甫诗中的名篇,通过眼前景引起的家国离乱之感,表达对国家的无比热爱。他的喜怒哀乐总是与国家的盛衰起伏相呼应,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,有黍离之悲。国亡但国土山川仍在,只是家国易主,陷入敌入手中。国破家亡,人民离散,人心无思耕种,往日良田美景,今日只剩下乱草杂树丛生。一个深字点出这战乱之日久,人民受罪之日多。
1.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土俱欢?。风雨不动安如山。鸣呼,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 2.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 3.车辚辚,马宵宵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 4.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 5.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 6.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。 7.麻鞋见天子,衣袖露两肘。
《东坡乐府》是宋代大词人苏轼的词集。苏轼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故以此命篇。《东坡乐府》成集于宋代,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元代刻本。自宋以来,研究、注解东坡词的注家很多,龙榆生的《东坡乐府笺》则是苏词编年笺注本中最完备的本子。 词自唐五代起就开始在文人中流行起来,宋代更是词的全盛时期。但是自五代以来词贵艳科已成一个定论,词人...
《东坡乐府》共两卷,收录了宋代大词人苏轼的词作三百余首,是苏词最完备的本子。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叶,是继唐以后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再一次繁荣的时期。虽然外有少数民族窥视,内有统治危机,但总的来说社会是稳定的,文人生活也格外安逸。在这样的背景之中,苏轼作为一个天才、博学的文人,深受儒道释各家思想的影响。他的天才与勤奋,为北宋词坛与文坛开辟...
节选《东坡乐府水调歌头》: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唯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,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》是苏轼咏怀的名篇,千百年来受人赞赏,并留下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名句。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思弟之作,其情真意切令人感动。开首四句化用李白把酒问月的诗句,以一种豪迈的笔调将这首咏怀之作的感情放在一个高迈、旷达的基础之上。我欲乘风归去,归字将苏轼以仙人自况的心情点出。...
1.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 2.小轩窗,正梳妆,相顾无言,唯有泪千行。 3.我醉歌时君和,醉倒须君扶我,唯酒可忘忧。 4.墙内秋千,墙外道,墙外行人,墙内佳人笑。 5.大江东去,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。 6.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 7.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,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岗。
《东坡乐府》是苏轼词最完备的本子,苏词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都相当高,阅读与研究价值很高,《东坡乐府》是必备之书,读者应当注意的是,以豪放词得名的苏轼,也有相当数量的婉约词,这也是苏词与苏轼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辛弃疾,字幼安,号稼轩,故以其名号命篇。他是南宋豪放词人的代表,使豪放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。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,徽钦二帝被俘,南宋王朝的建立,民族矛盾达到一个空前尖锐的程度。辛弃疾作为爱国志士中的一员,也投身到反金的战斗中去。他在青年时期就曾组织义军反抗金兵南侵,南归宋王朝之后,又不顾自己官职低微,多次上书请战,反对南宋投降派的议和...
《稼轩长短句》共十二卷,是收录辛词较完备的本子。由于辛弃疾所处的南宋偏安时期是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,满腔报国热情的辛弃疾留下了大量的爱国词。他对被分裂的北方国土怀着深深的眷念,由于曾做过金人统治下的沦亡之民,所以对金人铁蹄下北方的人民与北方的土地至为担忧。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。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这样的句子...
节选《稼轩长短句水龙呤》:楚天千里清秋,水随天去秋无际。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。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江南游子,把吴钩看了,栏干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休说鲈鱼堪鲙,尽西风,季鹰归未?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可惜流年,忧愁风雨;树犹如此!倩何人,唤取红巾翠袖,揾英雄泪。
《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》一词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,集中体现其豪放性格与壮怀报国的热情。辛弃疾素有掉书袋之称,这首词中也有大量的典故引用。起首两句,以景物描写烘托出秋高气爽,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阔景象,将一个豪迈的诗人形象烘托出来。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运用韩愈、皮日休、周邦彦等人的典故,将情景...
1.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 2.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 3.更能消,几番风雨,匆匆春又归去。 4.布被秋高梦觉,眼前万里江山。 5.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 6.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,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而今尝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,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 7.千古兴...
《稼轩长短句》是辛弃疾词作最完备的集子,是欣赏、研究辛词的代表著作,其词作洋溢着爱国热情,这是辛词的主流。辛词又喜用典,读者若对典故不熟悉,可能会对辛词缺乏更深的认识。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