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导航

国学,顾名思义,就是国人之学。我国古代的对于祖国的观念是不断变化的,但无论怎么变化,都可以称之为华夏。也就是说,国学应当是我国华夏历朝历代学术文化、传统文化精髓之总称,国学对我们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,对于传承文明,增强民族凝聚力,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。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,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、心灵之桥。
《水调歌头》是苏轼咏怀的名篇吗
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苏轼咏怀的名篇,千百年来受人赞赏,并留下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这样的千古名句。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思弟之作,其情真意切令人感动。开首四句化用李白“把酒问月”的诗句,以一种豪迈的笔调将这首咏怀之作的感情放在一个高迈、旷达的基础之上。“我欲乘风归去”,归字将苏轼以仙人自况的心情点出。

“唯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”两句写出心中矛盾,想回归天界,又眷念人间。果然,下句“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”道出真意,与其做个孤零零的仙人,莫若在人间与友为伴。下阙转入怀弟的正题,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”,刻画出一个在月夜思念弟弟,难以入眠的词人形象,兄弟情深渗透字里行间。忧思难忘,作者只好以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这样富含哲理的词句来聊以自慰。虽然是怀人之作,但却一洗婉约词中的“断肠”“清泪”之词,在淡淡的笔调中写兄弟情挚。末句又以“千里共婵娟”共勉,流露的是旷达、超逸,是苏轼一生性格的再现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