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灭论》作者范缜(450~510),字子真,河南泌阳县人,学于名儒刘王献,博通经术,尤精三礼,是南朝齐、梁间的思想家。《神灭论》旨在宣传无神论,反对佛教迷信。其内容主要论述形神关系,指出形存则神存,形谢则神灭。认为精神是人类形体的属性,死亡是生命的质变,而精神现象依赖于器官,人死后灵魂随之消灭。反对佛教的因果论,打击因果报...
《神灭论》是南朝齐永明七年(公元489年),范缜在竟陵王萧子良的宴席上,发表的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论,主张神灭的言论。此文一出,引发了关于神灭的大论战。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又对此文展开围剿,最终在理论上无法屈服神灭论的情形下,范缜被钦定为异端而流放。 在范缜所处的时代,是佛教信仰鼎盛时期。门阀士族封建统治者,为了从精神...
《神灭论》第一段:或问予云:神灭,何以知其灭也?答曰:神即形也,形即神也。是以形存则神存,形谢则神灭也。问曰:形者无知之称,神者有知之名,知与无知,即事有异,神之与形,理不容一,形神相即,非所闻也。答曰:形者神之质,神者形之用,是则形称其质,神言其用,形之与神,不得相异也。
范缜在这段文字里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,一个是形神相即,另一个是形质神用。关于形神相即,他说:神即形也,形即神也;是以形存则神存,形谢则神灭也。这说明了精神和形体不可分离,它们不是并列各自独立的两个东西,所以范缜又把它们叫形神不二,也叫形神不得相异,这都是指形神不得分离,二者是...
《神灭论》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四个方面: 一是形神相即。范缜首先肯定形神不可分离。他说:神即形也,形即神也。是以形存则神存,形谢则神灭也。即是不分离的意思。认为形和神之间的关系是名殊而体一,即形和神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统一体。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形体存在,精神才存在;形体消亡,精神也就消亡了。这...
1.神即形也,形即神也。是以形存则神存,形谢则神灭也。 2.形者神之质,神者形之用,是则形称其质,神言其用,形之与神,不得相异也。 3.神之于质,犹利之于刃,形之于用,犹刃之于利,利之名非刃也,刃之名非利也。然而舍利无刃,舍刃无利,未闻刃没而利存,岂容形亡而神在。 4.今人之质,质有知也,木之质,质无知也,人之质非木质...
范缜撰写的《神灭论》,在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他严厉驳斥神不灭的谬说,不仅从理论上揭穿了神学的谎言,而且也谴责了当时封建帝王和世家大族佞佛所造成的社会危机,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。他那坚持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和为捍卫真理勇于战斗的革命精神,千百年来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,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