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,顾名思义,就是国人之学。我国古代的对于祖国的观念是不断变化的,但无论怎么变化,都可以称之为华夏。也就是说,国学应当是我国华夏历朝历代学术文化、传统文化精髓之总称,国学对我们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,对于传承文明,增强民族凝聚力,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。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,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、心灵之桥。
1.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功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2.尝闻人是天地的心。
3.无善无恶是心之体,有善有恶是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4.心即理也,天下又有心外之事、心外之理乎?
5.此心无私欲之蔽,即是天理,不须外面添一分。
6.未有知而不行者,知而不行只是未知。
7.如称某人知孝、某人知弟。必是其人已曾行孝、行弟,方可称他知孝、知弟。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、弟的话,便可称为知孝、弟?
8.知行如何分得开?此便是知行的本体,不曾有私意隔断的。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,方可谓之知。
9.不必求之于圣人,亦不必求之于典籍。
10.性是心之体,天是性之原,尽心即是尽性。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,知天地之化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