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耕田第一》是介绍播种前的耕作技术吗

本篇主要是介绍播种前的耕作技术及原理,并引用前人特别是汜胜之的大量论述,涉及耕作学和土壤学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。公元前一世纪,汜胜之总结的耕作原则,以及保持和改良土壤的措施等,贾思勰都继承下来了,并在很多方面有重大发展。例如汜胜之提出“慎勿旱耕”,要“得时之和”“适地之宜”;贾思勰也指出,耕田要“燥湿得所”。但他又进一步指出:“若水旱不调,宁燥不湿”,因为“燥耕虽块”碰到下雨就碎解了。这比汜胜之说的要主动一些。在整地方面,贾思勰说得更为周到,他更注意精耕细作,因为能有效保持土壤结构和保墒,其中有很多是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。

贾思勰第一次系统地记载农作物之利用,特别是豆科植物作绿肥的绿肥轮作制。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,我国就有关于利用野生绿肥的记载;到西晋时期,开始出现绿肥轮作制;后魏时期,绿肥轮作制有了更大发展,并得到普遍推广。而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采用的是“休闲——冬作——夏作”三田休闲轮作制,即通过休耕来达到恢复地力的目的。

到了17世纪50年代,在法国兰德斯出现了“亚麻——芜菁——燕麦——三叶草”四田轮作制。到了17世纪30年代,在英国的诺福克开始实行“根用作物(马铃薯)——夏季谷实类作物——三叶草——冬种作物”四田轮作制,但这种取消休闲的四田轮作制开始较为普遍推广是在19世纪中期,而休闲轮作制的结束则是20世纪的事。德国在1890年才首次报导豆科绿肥改良沙土地的优点,这些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