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导航

国学,顾名思义,就是国人之学。我国古代的对于祖国的观念是不断变化的,但无论怎么变化,都可以称之为华夏。也就是说,国学应当是我国华夏历朝历代学术文化、传统文化精髓之总称,国学对我们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,对于传承文明,增强民族凝聚力,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。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,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、心灵之桥。
这段话体现了朱熹的理、气观吗

朱熹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“气”与“理”的问题。这段话体现了他的理、气观。他认为理与气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,但又密不可分、相依而存。理是太极,是“天地万物之理”,但却不是玄妙不可捉摸的,它一方面是阴阳五行之极,另一方面又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。而气则是有形的,气凝聚以成万物。他并提出“若气不结聚时,理亦无所附着”,意谓抽象的理若离开有形的物体,则无法依存。

在自然之中,理是太极,万物统一于太极,但太极的理又具体体现在万物之中。朱熹从佛教中吸取了一句话来比喻这种道理,这就是他常说的“月印万川”。这是宋代理学思想的精华所在,是理学家对宇宙的解释。而“理”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仁义礼智,就是三纲五常。这是宋明理学宣讲的重要内容,也是朱熹“理”的主要精华。他从自然之“理”的论证中得出“理”的永恒绝对性,也同时论证了三纲五常的永恒绝对性。而这一点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认同,将三纲五常作为他们统治的工具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