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导航

国学,顾名思义,就是国人之学。我国古代的对于祖国的观念是不断变化的,但无论怎么变化,都可以称之为华夏。也就是说,国学应当是我国华夏历朝历代学术文化、传统文化精髓之总称,国学对我们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,对于传承文明,增强民族凝聚力,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。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,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、心灵之桥。
《徐霞客游记》最具代表性的篇章有哪些

节选《徐霞客游记》卷二上《浙游日记》:十一日不及晨餐,与静闻从寺后蹑磴北止,觅白云洞,逾岭而北。岭岰忽下,洼如盂磬。披莽从之,一洞岈然,下坠深黑,疑即白云。仰问樵者曰:此洞窗也。白云在北,乃复上北行,两山夹中,又环成一洼,大且百丈,深数十丈,螺旋而下,中无滴水,倘置水甚中,即仙游鲤湖矣。

然山顶四环,无一隙泻者,仅见此。又下,从峡西转,则为白云洞,洞门北向,门顶一石横裂,梁架于上,入洞仰窥,所称鹊桥者非耶!转而左,渐下渐黑,有门穹然,内似甚深,外有石屏遥峙。黑暗中,以杖探地而入,数十步,洞倍宽广,第无灯炬,四顾无所睹。返步出,抵穹门,初入黑甚者,至是历历可见,乃转屏出洞,逾岭还。饭而出寺,循旧路西下,二里至洪桥,未度,从桥左人居后上紫云洞。

门西向,中垂柱四五,界为数重,琼窗翠幄,处处皆是,亦敞亦奥,肤色俱胜。洞北一奥,宛转邃深,亦以无炬返。下度洪桥,循涧而东,度石梁,水源洞即在其侧。洞门南向,正跨涧上,洞口垂石缤纷,中一柱自下属上,若擎之而起,其上嵌空纷纶,复辟一窦,幻作海蜃状。洞中上下分二层,下即涧水所出,隘束之。

一层由洞门蹑磴上,入渐下,下则空广愈无极,但闻水声,亦以无炬不及穷。出坐洞口擎柱内,观石态古幻,始与静闻别洞源而去,循西岭出坞,又西南十五里,达兰溪南关。饭而登舟,刺行五里,泊横山头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