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导航

国学,顾名思义,就是国人之学。我国古代的对于祖国的观念是不断变化的,但无论怎么变化,都可以称之为华夏。也就是说,国学应当是我国华夏历朝历代学术文化、传统文化精髓之总称,国学对我们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,对于传承文明,增强民族凝聚力,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。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,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、心灵之桥。
《国语》也可以说成是《春秋外传》吗

《国语》一书共21卷,分国记事,每国史事又依时间顺序编排,所记各国史事的起迄时间和记载方式自成系统,且前后史事多互不连属。

《周语》三卷排在最前面,记事始于穆王,终于敬王。

《鲁语》二卷,始于庄公长勺之战,终于春秋末年。

《齐语》一卷,专记管仲辅佐桓公称霸之事。

《晋语》九卷,篇幅几乎占全书一半,始于武公,终于昭公,内容极为丰富,因而有人称《国语》是晋史。

《郑语》一卷,仅记桓公子史伯对话。

《楚语》二卷,始于庄王,终于白以之乱。

《吴语》一卷,《越语》二卷,均记夫差与勾践之事,但写法不同,材料来源也不尽同。

《国语》所记史事,上起西周中期周穆王征伐大戌,下迄春秋战国之际晋国韩、赵、魏三家灭智伯,前后约五百余年,主要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与社会状况,与《左传》所记史事的发生年代大略相当,两书内容多有关联,又因相传为同一人所作,因而从汉代起就有《左传》为《春秋内传》、《国语》为《春秋外传》的说法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昭明文选
萧统编纂的诗文总集

..